龍口市,山東省下轄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位于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近年來,龍口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充分發揮北方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優勢,優化“政策供給、產才融合、服務保障”三項體系,加速推進產才教創“四鏈融合”,探索構建具有龍口特色的人才發展生態。
截至目前,龍口市已三次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才工作先進單位”,首批入選全國創新型縣(市)、山東省青年人才首選城市。
打造動態全覆蓋的政策供給體系
圍繞打造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龍口按照“提標、擴面、增效”思路,堅持“放眼全國、省內唯一”,平均每2年升級更新一次。
突出補貼標準快速提升。2021年,以“山東拔尖、國內領先”標準升級青年人才新政“金十條”,對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標準進行了指數級提升,持續保持政策競爭力和吸引力。對于新引進的博士、碩士、“雙一流”及全球TOP200高校本科生、普通本科生,分別給予每人每年7.2萬元、3.6萬元、2.4萬元、1.2萬元生活補貼,補貼3年,同時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10萬元、5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補貼標準比原有政策提升近8倍。
突出覆蓋群體多維發力。對扎根龍口工作5年以上的博士、碩士,分別給予生活補貼和一次性購房補貼;實施“親情引才”政策,對回龍工作的龍口籍本碩博青年人才,分別獎勵人才父母“忠孝金”,吸引在外龍口籍人才回鄉創新創業。
突出支持范圍提質增效。創新將政府資源更多下放用人、育人兩個主體,與人才個體補貼政策靈活捆綁,全面提升人才政策牽引效能。對引才成效突出的用人單位、自主培育煙臺市級以上人才工程的用人單位和領軍人才在龍創辦的科技型企業等,分別給予資金補助,全面激發用人主體、育人主體活力,持續提高人才引育水平。
構建閉環全鏈條的產才融合體系
立足產業基礎優勢,龍口打破“就人才抓人才”的單一布局,聚焦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形成“人才圍繞產業轉,產業依靠人才興”的互融互促局面。
聚焦產業鏈,匹配引進鏈。一是方向精準化。開展人才助企服務行動,靶向高端化工等“十大產業鏈條”,為企業配備服務專員700余人,常態化走訪企業,動態更新人才需求1200多條。編繪“英才地圖”,舉辦“桑梓英才家鄉行”,累計邀請500多名桑梓人才回鄉考察,吸引50余名領軍人才回鄉創業。
二是路徑多元化。深化“揭榜掛帥”引才模式,2022年為裕龍石化、道恩高材等重點企業發布榜單2.13億元。探索“以賽引才”渠道,在江北縣域率先舉辦全球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吸引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個項目參賽。創新“政企聯合引育用”計劃,對企業引進人才給予事業編制、人才補貼和企業津貼,開啟“共引共育共用”引才新模式。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60余所高校來龍洽談。組建“政企聯合招聘團”,赴江蘇、陜西等100余所高校開展校地交流,暢通人才集聚通道。
三是活動知名化。截至目前,啟動“人才龍口嘉年華”,舉辦“產才融合對接大會”“百校千才龍口行”等品牌引才活動40余場,達成合作300余項;開展直播帶崗、云招聘等線上引才活動23場,吸引28.7萬名青年人才參加活動。
立足成長鏈,延伸培養鏈。一是導師傳幫帶。引導企業建立“成長導師”制度,由國家級領軍人才加速團隊科研骨干成長。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培育5名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煙臺“雙百計劃”等煙臺市級以上重點人才。
二是校企育良才。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合作開設“訂單班”“冠名班”、設立專項獎學金,由企業委托“雙一流”高校定向培育人才,與中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近10所高校開展合作。
壯大平臺鏈,釋放效能鏈。一是人才高地全面起勢。打造龍口國際科創人才港,助力推進裕龍島及毗鄰區人才集聚區建設,加速融入山東省人才集聚雁陣格局。建立完善平臺載體梯隊庫,共有省級以上科創平臺53處,數十家企業在國內外設立研發中心,每年開發轉化科研成果達100多項。
二是高端平臺提速建設??偼顿Y15億元的科學技術研究院于2022年7月正式啟動運營,現已集聚研發人員403人,支持華為“一體一園”、科技創新促進中心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提檔升級。
三是校企平臺多點開花。鼓勵支持全市120多家企業與各類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吸引30多家高校在龍口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打造北京化工大學龍口研究院、華為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帶動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優化暖心全方位的服務保障體系
堅持“滿足人才需求有速度、服務人才舉措有溫度、開展人才工作有力度”的原則,打造“心服務·才滿意”人才服務品牌,努力營造適宜各類人才扎根成長的環境。
以三種模式做優人才服務。一是專員式服務模式。為領軍人才逐人配備“聯系專員”“服務專員”“助創專員”“健康專員”,分別負責為人才提供思想聯絡、生活保障、創新創業、健康醫療等服務。開通人才服務專窗和人才服務專線,為人才解決子女入學、家屬就業、健康服務等問題600多人次。
二是專班制服務模式。對重點科技型創業人才(團隊),量身打造服務專班,實行“一線工作法”現場辦公,幫助人才解決創業項目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聚力實現人才創業零障礙零阻力。
三是專業化服務模式。線上建立“人才龍口”數字一體化平臺,構建政策解讀、企業推介、崗位匹配等“全數字”智能服務體系,實現人才服務“觸手可及”。線下建立“人才服務聯盟”,遴選優質服務供應商128家,為人才提供“吃住行游購娛醫教養”等領域專屬服務191項;創新推廣政企聯合開發免費來龍體驗券,為青年人才提供免費服務;舉辦人才安居節,為人才提供專屬購房優惠;實施青年人才婚戀服務“龍鳳計劃”,開展聯誼交友、市情體驗、人才購車季等服務活動15場,人才自豪感、歸屬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以三種機制保障好工作落實。一是科學化獎懲機制。印發年度人才工作要點,把人才工作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干部使用、評先樹優掛鉤,對為人才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授予“特別貢獻獎”,充分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
二是項目化落實機制。將人才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立項督辦、跟蹤落實,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對重點、難點工作,實施人才工作“揭榜掛帥”機制,組織各職能部門領題攻關,凝聚人才工作最強合力。
三是成效化評價機制。服務領軍人才與用人單位制定五年合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對合作項目實行備案管理、定期評估,將評估結果與政策兌現掛鉤,激勵人才與企業深度合作。
Copyright C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煙才網
魯ICP備10209321號-23
公安備:37068302000472號
地址: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 EMAIL:admin@ytjob.com山東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站